1
什么是朴门?
朴门,是permaculture的音译。permaculture由permanent(永久的,永恒的)和agriculture(农业)两个词掐头去尾的组合而成,这也就是permaculture最初所代表的含义——永续的农业。
“永续农业”的思想起源于澳洲。由澳洲的生态学家bill mollison与david holmgren1978年在他们的著作“permaculture one”中首次提出。他们认为工业化农业毒害了土地、水源、减损生物多样性,并且毁灭了数十亿公吨的肥沃土壤,开始构思如何发展出更加稳固的农业系统。
到了80年代早期,朴门的概念已经从农业系统,扩展到全面的永续人类居住环境。permaculture一词也从原来单纯的永续农业,扩展成了permanent(永续)+culture(文化)的含义。这一原本单纯用来对农场进行设计的方法,也逐步在更多维度下产生影响,对建筑景观设计、废弃物处理、生态设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朴门永续的基本原则与理论
朴门永续认为社区经济体必须建构在社区三个面向(正义、环境、经济)的平衡基础上,这也称为“三重底线”,亦即“生态、经济、伦理”。
朴门永续始终践行着可持续的观念:能量产出大于其消耗的能量,这样才有盈余能量来维持和更换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成分,这个定义意味着没有真正的剩余,系统正在取代本身,没有增加,没有消耗。
朴门永续设计背后的哲学是:与大自然合作,而非对抗它;宁愿多花时间仔细观察,也不要急于行动反而拖延进展;着眼于系统整体的综合功能,而非单项产出;让成熟的系统自我发展进化。
朴门的伦理观包括三点:
照顾地球——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一切,土地,水,动物,空气等等;
照顾人类——促进个人自立以及社会责任;
回馈盈余——为了上述两个目标把我们的盈余传递出去。
3
昆明朴门文化践行基地
光崀大村是安宁市与高校文创团队合作打造的乡村振兴创新引领示范工程,是一个由艺术家、手艺人、大学生、当地村民充分参与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传统文化传承、创意产业研发、医养、云南特色物产、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文创村落。
五华区勘测设计院总建筑师
澳洲pdc认证朴门设计师
朴门筑艺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nau人文环境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生态卫浴专家关注生态建造多年
1. 朴门农艺和设计实践,完善空中食物森林
完成空中食物森林的第四个一米农场种植箱;
设计制作螺旋香草园,废轮胎曼陀罗菜园;
完成鸡鱼菜共生箱(阳台农场)的垂直种植部分制做工作及种植工作;
运土、堆肥、收集腐殖土、种植,继续建设、维护空中食物森林。
2. 朴门建造实践,建设不同生态设施
研究试装水锤泵;
完成面包土窑最后的修饰工作;
用粘土修补工具间缝隙,改造成餐具厨具存放间;
改造自来水水管,完成电热水器或太阳能解决洗澡设施;
打扫整理现有房间做宿舍;
组装堆肥厕所
3. 朴门生活实践,自助及助人
管理照顾基地植物、动物;
自理每日饮食及小院日常卫生工作;
接待预约的客人、参观者,讲解介绍朴门小院理念和相关技术、知识;
组织及参加光崀文创活动、光崀集市及朴门小院活动;
用创意方式,宣传朴门知识,美化小院环境。
04
志愿者招募信息
志愿者要求:
认可朴门理论,对朴门生活和设计实践有强烈兴趣;
有较强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能接受并适应朴门基地简朴生活;
有农业、园艺、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美术设计背景者优先;
一周至少有四天能在基地工作,总投入时间不少于30天,能坚持3个月及以上的优先考虑。
我们提供:
免费的朴门设计及实践培训机会,与光崀文创联盟其他30多个主题院落沟通学习的机会;
基地免费住宿,现仅开放两个志愿者名额(限同性别),欢迎同性别好友或兴趣小组相约前来,轮流值守,共同学习;
自己种瓜种豆,种想种的食物,做想吃的每日三餐,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5
志愿申请